当中国青年都在扎堆开网店的时候

——欧美青年是怎么开店的?

吴波洋 2015/12/1

 

旅游是消遣,要的是随性。若是排满日程掐着分秒一处处赶场子,那叫充军。

 

那天去巴黎圣母院,明明看到塔楼了,信步一拐,转进院右一条胡同,随手拍了张民居照片(下图上)。回来后试玩穷游网地图,居然找出照片内小店的网址http://www.bertiescupcakery.com/。心血来潮看了几页,发现人家生意做得真是细致,跟国内网店拼售价拼销量相比,理念风格可算南辕北辙,天差地别。

 

这是一家单开间门面的小店,店主可能为借居或婚嫁在巴黎的英国女青年。这家名为Bertie's CupCakery、才开了三年的蛋糕店(上图下),应该还算在创业和立稳脚跟的过程中吧。除了出售大小蛋糕之外,小店接受客户定制,还代理甜点餐会并教授蛋糕制作。

 

下图左为各式纸托小蛋糕,下图右为几种大蛋糕。简简单单的纸托小蛋糕,给做出很多花样来。没尝过口味,不敢评论好吃与否,但从外形上看,设计和做工都是很上心的。以国内的标准看,价格不菲。其实人那儿人工成本都贵,路边店卖的三明治多在7欧元上下,麦当劳也要10多欧元。机场免税店倒是有5欧元的300克装果仁巧克力,啃上三分之一就不担心被国航破餐饿坏,但你总不能真把它当饭吃吧。其实高收入高物价也有好处,你会想到节约人力成本。在国内,水电煤油样样都号召节约,可人工成本、特别是工作之余的人力开销呢?出门在外时自有体会,那些规矩和设施都没考虑到让人少绕些路,少排点队吧

 

小店可按客户要求,定做各种花式蛋糕,右图就是部分参照示例。当然,按照中国国情,消费者习惯人有的我也要,人没的也不必标新立异。就像女士选包只重名牌特征而不重款式,过生日学人买蛋糕点蜡烛多半只重大小贵贱而不重口味样式。店家为满足客户要求,心思多放在成本低个头大裱花厚上,自然顾不上看了吃了是否忘不了。

 

小店除了定做婚礼蛋糕外,还可为客户设计并提供婚庆甜品餐桌服务。

 

此外,小店另开了一个活动场地(下图左),可供顾客举办甜品餐会或生日派对,也不时约请顾客传授蛋糕制作手艺。比如,在情人节教顾客学做的红绒甜心蛋糕(下图右)。

 

小店在推广宣传上也是不遗余力(下图)。它曾去巴黎美国学校摆摊,曾参加妇女活动捐赠义卖,也曾在万圣节为讨糖果儿童赠送超小蛋糕。

 

其实小店所做的,只是把最拿手的几样商品做到极致,并且尽可能横向拓展相关产品及业务。立足于做深、做透和做出特色,先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后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对比我们的网店,虽然也有力求做成特色精品的,但绝大多数还是在拼成本和拼售价。从个人方面找根源,多半是因为青年人难有对工作的热爱,也欠缺独立工作能力,加之国人还都有希图一口撑成胖子,再去别处咬一口的功利性。从外部环境找原因,主要还在于对私有制、品牌权益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看到老字号都被随意改为国营或集体所有,新字号能坚持多久?人心浮动之下,如果没有支持百年老店的坚定政策,做对做好做精、以及供给端改革之类,恐难落到实处。因此,老年人尽管看不惯,也不能随意怪罪青年人,人家不是不想,主要问题还在于不能啊。

 

欢迎访问吴波洋的个人网页www.satcomeng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