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与基督教

 

2013/9/6

 

作为经历过大革文化命时代的老人,最痛恨的自然是当时受到盲目崇拜的领袖试图在意识形态上通过大破达到大立,结果共产理论未能取代宗教教义,文化道德传统却遭破坏殆尽。曾与朋友闲聊宗教的积极作用,在随口谈论多神教和一神教、天主教与基督教之时,忽而感觉底气不足有待补课。于是静下心来,搜罗信息筛选比对,而后整理成文存档备忘。没有能力接触第一手的拉丁文文献,取自网络的文献信息和百科知识较为粗陋,分别由国内天主教人士[1]和基督教人士[2]解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区别》的两篇同名文章也各有偏向。因此,尽管自己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作了些研究分析,落笔文字也不足阅读思考的百分之一,但在本质上还只是对网上资料的归纳综述,大致等同于本人的读史笔记。行家的批评指正自然要欢迎,但就宗教人士而言,本文实在不值得较真,因此也谢绝认真对待。

 

基督教(Christianity)有三大教派——天主教(CatholicismRoman Catholic Church)、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和新教(Protestantism)。中国的教堂信众大多为天主教徒、以及信奉新教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崇拜上帝和耶稣基督,但又各自以正统教派自居。前者认为,自己是耶稣大弟子圣彼得的嫡系,由历代罗马教皇传承而来。[3]后者则认为罗马教廷只是在耶稣创教后数世纪才得以自封为正宗,而宗教改革时代出现的新教派系正是恢复了基督教的传统。教内人士各执一词,外人自然难理头绪。要想知道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缘由和异同,还应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教会的两次大分裂开始了解。

 

基督教与其教义

   

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由耶稣在公元一世纪创建于罗马帝国的中东地区,信仰上帝为唯一神,神(天主或上帝)的圣子耶稣为人类救主(弥赛亚,即基督)。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其《圣经》中的《旧约》就采用耶稣时代以前的犹太教《希伯来圣经》。传统犹太教为封闭的民族宗教,视上帝为犹太氏族神,认为上帝的选民只是犹太民族,而苦苦等待降临的弥赛亚也只是犹太人的复国救主。基督教则认为凡信奉上帝者均为其选民,并且废除犹太教中的严格戒律和烦琐礼仪,强调从内心信奉已用生命和血肉为信众赎罪的普救主耶稣基督。

 

原始基督教社团由信徒组织聚居在耶路撒冷城听道生活,实行财产公有制,被外界视为秘密宗教组织。基督教提倡平等博爱,任何种族及社会阶层(包括奴隶)人士均可为其信众,因而信教人数快速增长。随着社团的扩大,执事(长老,presbyter)和监督(主教,bishop)等教职应运而生,相应的管理制度成为教会的雏形。由于犹太教因耶稣自称为弥赛亚而视其为离经叛道的异端,罗马政府也因基督教影响的迅猛发展而担心难以控制,基督教从公元6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多方的大规模迫害,公元2、3世纪的迫害尤为严酷。但是,教会依然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随着教会因中心转移至帝国首都而被称为“罗马公教”,教会上层的阶级成分因富人和知识分子信徒的增多而发生变化,使统治阶层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帝国统治有益无害,政策也由迫害反对转向宽容怀柔。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其后,罗马帝国加强了对基督教会的控制和利用。公元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令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并且是唯一合法的宗教。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为《圣经(Bible)》,分为《旧约全书(Old Testament)》和《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两大部分。《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以希伯来语写成,全书39卷(天主教和东正教的经卷数略有增加),按其内容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智慧书和先知书等四大类。旧约是唯一神耶和华与犹太先知亚伯拉罕和摩西达成的圣约(Holy Testament):耶和华承诺犹太人为上帝的选民,将被后世降临的救世主弥赛亚所救赎。旧约内容还包括神给犹太民族的律法、诗篇箴言、以及从耶和华创造天地到公元前5世纪为止的犹太民族历史。《新约全书》是耶稣的亲传和再传门徒所编写的经典,全书27卷,按其内容可分为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等四类。基督徒认为,新约是神子耶稣基督用血与基督徒(人类)达成的新圣约。新约印证了旧约中的弥赛亚救赎,因此取代了犹太人与耶和华达成的旧约。《新约全书》原文以希腊语在公元1世纪写成,从2世纪开始被编排成典,于4世纪正式定型。《新约全书》各卷的定型为原始基督教脱离犹太教而成为一个独立宗教提供了必要条件。

 

基督教教义中,三位一体是一个重要而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唯一神有圣父、圣子、圣灵(或圣神)三个位格:圣父是万有之源和造物之主,圣子是降世为人的耶稣基督,圣灵是受圣父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和圣子之差遣运行于教会中的神灵。圣父、圣子和圣灵都是神,三者同质、同能、同永恒。也就是说,圣父、圣子和圣灵并非三个、而只是一个神,但这同一本体存在着并可显现为不同位格。由于圣经中没有“三位一体”的说法,虽然三位一体被基督徒视为最重要的一项教义,但它也曾颇受争议。否认三位一体的,有一位一体论(只有一个父神)和三位三体论(父子灵乃是三个神)等理论,争论焦点往往是耶稣基督的地位问题。

 

基督教徒相信: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与人类,人类始祖却接受诱惑背叛上帝,使后人继承与生俱来的原罪且无法自救,于是上帝以其独子救世主基督的血肉和死亡为人类赎罪。基督教要求信徒包容和顺从,通过忏悔罪过净化心灵,并因敬仰和感恩基督而得道,从而在末日审判后得到永生。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为了建立稳定的教会组织和领导体制,1世纪末出现以主教为首,辅以长老和执事的三级教职制。基督教组织体制于23世纪间基本定型,并于公元170前后始称“公教会”(大公教会或普教会,Catholic Church,以彰显其不分地域、种族的包容性。其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设立多个教区,分别由相互平等的教长(或称大主教)治理。由于首都罗马的教区最为兴旺,其它地区的大主教在发生争执时常请罗马大主教主持公道,后者势力因而逐渐增大,其权位随之超过其他的大主教。

 

君士坦丁一世为了扶持和利用基督教,于公元325年召开了史称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基督教大公会议(又称普主教会议)。各地主教被皇帝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有关耶稣与天父关系的理解与分歧,并且将在皇权的压力下所取得的共识,定为教义标准。会议还制定了20条对帝国全境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教会法规,扩大正统派主教的权力。由此,世俗政权开始插手干预教会的内部事务和教义。前七次大公会议(最后一次是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均由罗马皇帝召集,在帝国东部召开,西部主教和教皇代表的参会人数有限。在有关教会权力和教规伦理的会议决议中,既有偏向东部、提升君士坦丁教会地位和主教权位,也有限制皇权的,规定主教、神父和执事不得由世俗政权委任。

 

七次大公会议在教义方面达成的共识大致包括:1)圣子与圣父同质;2)圣神(圣灵)具有神性;3)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利亚为天主之母;4)天主子和利亚之子是独一无二的位格,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具有“神人二性”;5)基督的人性不是独立自存的,基督的身份与圣子的神性位格相联合;6)耶稣基督是真上帝,是同一性体赋予生命源泉的三一神中的一位;耶稣基督按神性与天父同体,按人性与凡人同体(与人相似,但无罪过);基督的人性意志,甘愿服从他天主性的全能意志;7)可对圣像予以尊敬和崇拜,但不应把它当成神来供奉崇拜。

 

公元45世纪,北方异族频繁侵扰帝国西部,致使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5世纪中叶,罗马主教利奥一世通过与入侵的匈奴王媾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6世纪末,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趁伦巴德人侵扰意大利之机,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逐渐拥有中世纪教皇的职能。6世纪上半叶,查士丁尼一世在初登东罗马帝国皇位之时自封为教会元首,将政教大权集于己身。由于依附于皇权的东部教会牧守不愿承认罗马主教为教会最高首领,形式上不受蛮族世俗统治者管辖的罗马主教则希望摆脱东罗马皇帝的节制,东西教会从疏远渐成对峙,悄悄埋下了日后大分裂的伏笔。

 

教皇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由利奥一世提出的。他强调罗马主教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理当位居众主教之首,拥有统治全教会的最高权威。他于445年争取到罗马皇帝的敕令,要求所有基督教会都执行罗马主教制定的法律,并称各教区主教均不能抗拒罗马主教的传召。敕令将罗马教会提升至西方教会的最高地位,利奥一世自此号称教皇。但在实际上,在451年所召开的墩会议上,各地赴会的监督仍给予君士坦丁堡教长与罗马教长相等的特权。格列高利一世则是公认的第一任教皇。他为了摆脱东罗马帝国皇帝对罗马主教的任命和节制,支持百夫长福卡斯602年篡位成功。后者的回报是承认罗马主教在基督教会内的最高权力,并且称教皇为“普牧首”。拉丁文中源自Papa(父亲)的Pope,原本为几个大教区主教所共用的尊称。格列高利一世规定,Pope为罗马主教即教皇的专属称号,其他主教不得使用。相应地,在教皇管辖下的众教会,应被总称为“罗马天主教会(Roman Catholic Church)”。

 

在西欧千余年的封建时期,教权与皇权之间的互相利用和斗争,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8世纪中叶,教皇表态支持矮子平篡夺法兰克王位,并为其加冕。作为回报,平击败逼迫教皇的伦巴第人,并且把他占领的罗马周边地区赠给教皇。自此,政教合一的教皇国在意大利中部存在了一千多年。教皇领地由蛮族国王所奉献,似乎显示君权高于神权,据说教廷曾伪造文件掩饰此事。而教皇为丕平及其子查理曼风光加冕,也影响了日后的君权神授思想。其实,被加冕的国王才是教皇的庇护者,后世也发生过几任教皇被法国国王(平和查理曼的后代)控制在阿维农(Avignon)的事件。

 

基督教的第一次分裂

 

由于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西部经济遭到破坏,军事也陷于困境。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24年,以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古城拜占庭为址,建设名为新罗马(Nova Roma,后世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的帝国东部首都,并于公元330年迁都与此。罗马的政治地位因迁都而遭削弱,帝国皇帝对罗马教会的管控力度也随之下降。罗马天主教通过向蛮族施行教化,使包括法兰克人在内的日耳曼部族开始皈依基督教,身为西罗马帝国颠覆者后代的查理曼也于800年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在这五百年间,罗马主教和后世教皇的世俗影响和政治权力得到加强。东罗马帝国在9世纪以前实行中央集权制,教会不单无权参与国事管理,连教会事务也由国家管理。皇帝作为教会的保护人,掌握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最大教区的主教和大教长的任免权。君士坦丁一世到查士丁尼一世时期,有多位主教被皇帝免去教职,而教职人员却无权开除皇帝的教籍。9世纪以后,皇帝权力和教会实力此消彼长。西部教会拥有案件审理和税收管理等方面的特权,并且开始插手国家事务,试图使教权高过政权。东部教会则没能摆脱皇帝的控制,始终作为国家政权工具而存在,因此被西部教会指控为“皇帝兼牧首制度”。

 

由于行政区划、社会政治和语言文化等差异,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作东西两个部分。帝国于395年正式分裂为东西两家,教会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中心在罗马的西部教会通用拉丁语,故亦称拉丁教会,其神学思想受罗马法学传统的薰陶影响,主要争论人的罪罚、自由意志和教会性质等实际问题。中心在君士坦丁堡的东部教会通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教会,受希腊哲学影响,比较重视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玄学和神学论争。11世纪初期,教廷改革派主张宗教事务应由教皇全权管理,而东方教会仍坚持基督教五大地区领导人会议的作用。东方教会领袖尽管不愿接受西方教会领袖的圣职授任,在双方接触上持保守态度,但东西方教会之间还保持着联系。

 

公元1054年,双方由神学理论、教会组织和传教仪礼等方面的分歧与争端,发展到教皇执意任命某主教执掌东方教会、君士坦丁堡牧首则下令关闭辖区内拉丁礼拜堂并驱逐其神职人员的地步。此后,教皇签署敇令,要将牧首逐出教会;牧首也召集宗教会议,宣布开除罗马教皇的教籍。由此,长期对立的东西方基督教会彻底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Church)两派。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皇和大公会议;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皇帝。

 

公元11世纪末,被异族攻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的东罗马皇帝阿历克塞一世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求援,教皇乌尔班二在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东征。但在这场本来有助于缓和对立并消除怨恨的200年宗教战争中,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摩擦不断,君士坦丁堡都曾被十字军攻破并洗掠,使东西方教会矛盾达到顶点。双方彻底决裂,以后的修好和团结倡议也都未获成功。

 

公元9世纪起,君士坦丁堡教会开始向东欧和北方传教,并将《圣经》译成斯拉夫语。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于988年宣布东正教为国教。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帝国征服后,东正教会在东欧保留下来。其后,俄罗斯正教会在东正教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时称第三罗马的莫斯科成为新的东正教会中心。

 

宗教改革运动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中世纪(Middle Ages),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迷信时代。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使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困苦。教会掌控知识界,学校教育只是服务于神学,又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科学思想的传播受到严格控制。教会通过繁琐的教会礼规树立权威,又经由收费的圣礼仪式等谋取利益,神职人员随之道德松懈、丑闻不断,人民对教会的怨怒也越积越深。15世纪开始,随着城市的发展,封建体制开始瓦解,一些新兴的民族国家建立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人们开始怀疑中世纪以神为本位的旧思想,转而思考以人为本位的新观念。基督教的人生观受到怀疑,教会内部的腐败被大胆揭发。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以及新兴的中产阶级[4]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斗争中,教会受到质疑和对抗,宗教改革的种子被悄悄埋下。14世纪已出现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16世纪则有德国人马丁·路德和法国人约翰·加尔文先后发起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先驱,他提出“因信称义”的理论,主张仅靠遵守教规戒律和行善等外在表现并不能得救成道,而只有内心信仰基督,才能成为无罪并得永生的义人。他所创立的信义宗(路德教派,Lutheranism)认为:唯有圣经才是信仰的源泉和准则,信徒可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基督徒在教会中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各种教会制度如主教制、公理制或长老制均可采用,政教应该分离。信义宗否定权威,追求平等,且讲究效率:不承认罗马教廷代表普世教会并且拥有独家圣经解释权,礼拜形式着重于讲道和唱赞美诗,只保留天主教七项圣事中的洗礼和圣餐两项,并且允许神职人员结婚。

 

加尔文要求按照原始基督教义改造罗马教会,加尔文教派(Calvinism)也因此被称为归正宗(回归正统的改革派,Reformed Churches)。其核心理念先定论或救赎预定论(Calvin's Predestination)认为,上帝的永恒旨意决定,被创造人类中的某些人拥有永恒的生命,而另一些人则要面对永远的罪刑。不同于宿命论的是,先定论也主张由信仰得到救赎,认为人有机会通过努力成为上帝的选民。归正宗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必须简化,神职人员应由选举产生;政教应合一且教权高于政权,教会应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教众应遵守道德标准,过勤奋而节俭的生活。加尔文不遗余力地促进海外宣教,促成各国新教教会的联合。他在坚持信仰的纯正性和排他性方面,也有宗教专制和镇压异端的表现。

 

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并摆脱教皇的控制。1533年,国王享利八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缴纳岁贡。次年,国会通过法案,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以国王为最高教首,并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皇。英国国教(Anglicanism)又称圣公宗(The Episcopal Church),意为神圣大公及使徒所传教会之一部分。尽管圣公宗也可算作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新教派,但它在教义教规、主教制度和圣礼仪式方面并没有太多改变,只是一个不受罗马控制、但坚守大公(主教,Episcopal)制度并维持公教会传统的天主教会。17世纪中叶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圣公宗教会,结果产生若干脱胎于圣公宗的新教派系,将新教运动又推进了一步。

 

现代的基督教派

 

天主教和东正教一贯实行分别由教皇和牧首集权领导的主教制。

 

天主教会自称是由耶稣基督建立、由十二门徒之首圣保罗任首代教皇的、唯一至圣至公的“公教会”。在基督教的所有教派中,天主教会最为庞大,全世界教众约有11.3亿[5]。天主教会的组织形式严格集中。除教皇外,由教皇主持召开、以世界各地区主教为代表的大公会议也具有至高权威。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并尊玛丽亚为圣母。基本教义信条有天主永恒无限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世界和人类并赏善罚恶;圣父圣子圣神三位一体,道成肉身(指上帝通过圣母玛利亚化身圣子降临人世),圣子受难,复活升天,末日审判等。天主教认为教会为基督所创,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过教会才能获得拯救。天主教把耶稣的诞生、死亡、复活、升天、以及圣母的升天都定为节日,要举行弥撒等仪式。又设有圣洗、振、圣体、终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项圣事。

 

东正教会相信自己才是没有经过宗教改革和教派分裂、代表存基督之身的“正统教会”。东正教教众约有1.7亿(1990年数据),占基督教世界的六分之一。东正教坚持并保守基督传给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的神学和信仰,只允许对传统神学作进一步解说,而不接受神学上的创新,视不同于传统教义的新思想为异端邪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奥斯帝国苏丹对东正教会采取宽容政策,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被征服的东正教徒总管。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正教会随之先后成立自主教会,俄罗斯正教会则自行建立牧首区。其后,采用俄罗斯正教礼仪的教会也被称为俄罗斯正教。在信仰教义上,东正教特别重视对圣母玛丽亚的敬礼,注重道成肉身的意义,不强调人的原罪和赎罪论。正教强调信徒的得救在信靠上帝拯救的同时,应通过自身善行作为外在的表现。东正教认为,宗教仪式是教会影响信徒思想、以及信徒与教会保持关系的重要手段。东正教行使与天主教相同的七大圣礼。

 

圣公宗虽然也保留了主教制,但普圣公宗在世界各地的教会按照“自治共融(Autonomy in Communion)”原则互不从属,只是通过名义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融为一个大教会。圣公宗拥有七千多万教友,主要分布在英国、爱尔兰、美洲和大洋洲。

 

信义宗和归正宗已在宗教改革运动时废除主教制,但瑞典国教信义会保留主教制。

 

信义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北欧和美国,信众接近七千万人。瑞典、挪威和丹麦的路德宗教会拥有国教地位,教会在立法、财政等方面受议会和政府的制约。路德宗世界联盟在普教会运动、以及争取社会正义与世界和平方面表现十分活跃。它倡导“和解的多样性(Reconciled diversity)”,即在承认和保护不同教派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对话谋求联合。信义宗主张“唯信称义”,强调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和准则,坚持“平信徒皆为祭司”,不强调教会在形式和体制上的统一,只施行洗礼和圣餐两项圣礼,并突出布道和唱圣歌。

 

正宗是瑞士之外的拉丁语系国家中最大的新教团体,在荷兰和苏格兰为国教,并随清教徒传入美洲,信徒有四千万人。归正宗的救赎预定论强调,上帝以其权威决定人的灵魂得救与否,真正的基督教徒必须把其尘世生活当作“天职”来对待。归正宗认为耶稣基督是教会唯一的首领,教会成员一律平等,所有的信徒都能通过参与教会的管理,保证自己的民主权利。归正宗实行圣洗与圣餐两项圣礼,其礼仪排除祭台、圣像等繁文缛节,力求简朴。

 

中国的天主教与基督教

 

中国教徒所称的“基督教”,多为宗教改革时期从罗马教廷中分裂出来的信义宗、归正宗和圣公宗等新教三大流派或其分支派系,且都断绝与国外宗教团体的教务及经济联系。中国教徒所称的“天主教”,则是不受罗马教廷掌控的罗马天主教派。中国的天主教与基督教之间的分歧大致如下:

 

天主教认为,教会历史由耶稣首徒圣彼得一脉传承,其后经过两次分裂而产生东正教和新教各派,因此天主教为正统。基督教认为,教皇是公元四世纪基督教腐化后的产物,此前并无以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因此耶稣所传为基督教,新教改革只是拨乱反正。

 

天主教信仰圣经和圣传(宗徒与历代教会的传承),圣经须由圣职人员按照统一核准的注解向教徒宣讲。基督教信圣经但不信圣传,且其承认的旧约比天主教少七卷,强调信徒可以受圣灵指引而自由讲经。

 

除了上帝和耶稣基督外,天主教还礼敬圣母玛利亚和先贤,并为其制牌位立塑像;基督教则认为,礼敬圣母将降低耶稣基督作为神与人之间“唯一中保(mediator)”之地位,而且旧约申明连上帝都不能偶像禁拜,遑论其他。天主教有七件圣事礼仪,教堂以弥撒感恩祭典为中心;基督教只有圣洗圣事,圣餐(圣体)只为纪念主耶稣的最后晚餐,教堂不搞弥撒圣祭,注重读圣经、讲道、唱圣诗和祈祷。

 

天主教注重由上而下的圣统制——教皇治理普教会,教区主教治理地方教会;基督教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由信徒选出的“长老团”集体治理地方教会。天主教原先只由圣职人员和经指派的修士用天主教教义传道宣教,1960年代后才开始重视地方教会并推动信友传道;基督教注重信徒直接用圣经传道并扩展地方教会。

 

天主教堂尖顶上的十字架形式不一,堂顶有“天主堂”字样;基督教堂多为红色十字架,堂顶字样除了“基督教堂”或“基督教会”外,也可能是“真耶稣教”、“安息日会”等分支教派名称。天主教堂内,除了中间的耶稣基督十字架苦像外,两边可能有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瑟(耶稣的世俗养父)等圣像,四壁有耶稣基督走过的十四处苦路像;基督教堂内一般只有一个红十字架,内部设施比较简单。天主教堂前堂中央都有一个用于弥撒礼仪的祭台;基督教堂不举行弥撒,只有小型讲道台。

 

天主教会中,教皇、主教、神父等神职人员和修士修女都奉献独身生活;基督教没有修士修女,神职人员(可为女性)的称号(“长老”、“牧师”等)随教派而异,并且可以结婚过世俗生活。天主教认为,信徒犯罪当向神父告解(即忏悔),并可藉由神父宣告而获赦罪;基督教认为,除了上帝与耶稣基督外,连使徒也无权为人赦罪。

 

天主教徒在进教堂时以及祈祷前后,会在额上或胸前划十字,以表明自己是基督徒;基督教徒则无此习惯。天主教徒在教堂祈祷时,按特定曲调颂念统一的祈祷文;基督教徒的祈祷则无固定格式。

 

 

[1] http://www.chinacath.org/article/guia/dayi/liaojie/2008-01-13/1425.html

 

[2] http://www.chinacath.org/article/guia/dayi/liaojie/2008-01-13/1426.html

 

[3] 现代中国天主教会虽然独立于罗马教廷,但法典和传统还是基于天主教派的。

 

[4] 中世纪欧洲的统治基础,建立在不平等的阶级和等级划分之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由教士、贵族和骑士组成的上等阶级。不同等级的贵族结成封君与陪臣的关系,各自享有并需承担某些权利和义务。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原先被统治的、由平民和农奴组成的下等阶级中,孕育出一个新兴的、以平民商人为主的中产阶级。城市经济逐渐被中产阶级主导的行会、银行等商业组织所掌控,教会的世俗权力也逐渐被君主和中产阶级接管。

 

[5] 此处及以下的教众或信徒数据取自多种资料,采集日期也各不相同,因此无法保证准确度,也不能用作比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