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邑第戎顺道游

吴波洋     2016-1-21

 

第戎本不在瑞士法国游的计划之内。从巴黎回日内瓦的途中,原打算转道去法德边境重镇斯特拉斯堡或者马赛附近曾有教廷驻跸的阿维尼翁,其后因觉这两处并未经典到值得多花时间金钱绕远路,这才圈定铁路途经的第戎和里昂。

 

第戎曾为公爵首邑,很有些官邸大宅和教堂尖塔值得观赏。(因暂住上海,上网不便,成文时未能检索各个宫殿教堂的名称。)老城区面积有限,信步观花只需一天。正逢周日,下午5点还赶去大教堂瞎听了一场70分钟的法文和拉丁文弥撒,权当免费的宗教音乐剧。声名不显的小城,看着玩着转下来,感觉此行不虚。

 

1 公爵官邸尖塔多

塔楼高耸,外观豪奢,不愧宫殿(palace)之称。因拍摄角度受限,没法用一幅照片收纳全景。下图左为塔楼正面,下图右为被民宅遮挡的两座主楼。

图左的前楼估计高过国内的六层公房。可能是担心开有大窗的墙面不够牢固,其外还加有四道上窄下宽的斜墙作为支撑。高塔的四角各立一座细小圆塔,或许有隔绝圆塔内卫士进入主塔内部的考虑,或许也有支撑主塔的作用。审慎设计,强化结构,应该是欧洲建筑能历经风雨而长年保留下来的主要原因。

 

2 公爵府邸占地广

下图上为公爵府邸,下图下为府邸前的消闲喷水广场。两图仅展现公爵府邸的一侧,从楼房面积和外墙装饰看,宫殿之名确副其实。封建主义在压榨穷人的基础上,好歹也能留下些文化遗产。由此也能理解国内官员翻建各地政府大楼的积极一面,但就不知那些大楼在日后是被当作遗产,还是弃之如敝屐,当然最对不起百姓应该是一任任官员推倒又重来。

 

3 木石结构如并蒂

第戎街面完好保留着砖石或砖木结构建筑的古朴原貌。法式楼宇习惯于借天不借地,在给定的占地面积上争建更多的楼宇面积。有的像上海金陵路那样,用立柱撑起楼面,充分利用人行道的上层空间;有的像下图那样,用渐宽的柱头挑出更宽的楼层面积。尤其是街角那幢,二楼比一楼挑宽一点,三楼又比二楼再挑宽一点。由此或可看出彬彬有礼法国人的精明一面。值得一提的还有街面的那几个限行柱。其中间较矮的金属柱可以受控下沉,带红灯的立柱则供司机划卡以获取通行权。

 

4   彩瓦高囱彰看点

图为与老城相邻的近代民居。法国城镇的街道很窄,中间一排房屋的前后都是一车宽的单行道。周日中午,马路上几乎见不到人和车,连街边的便民自行车也乏人取用。这几溜住宅的特点在其彩瓦屋顶及高耸的烟囱。几乎每幢楼房都有好几个烟囱,难不成造楼时还是每家每户各烧大灶?

 

5 钟楼层层崇信仰

这座教堂应该属于罗曼式建筑,其特点在于塔楼的每一层都开有窗户,给人感觉是少了些神秘感,但更具亲民意味。门庭采用罗马天主教的设计风格,但两扇侧门上方缺少浮雕又令人怀疑是否已被改用作新教教堂。细看照片,当时好像可以入内,却不知为何错过了。否则只要进门看看是否有祭坛雕像,就能探知究竟的。

 

 

6       石墙朴朴坚道心

这座教堂外观简朴,虽然背面墙外也有一座雕像,但估计属于新教的可能性更大些。下图右为教堂正门,下图中为教堂的左后角,下图左为教堂右侧的后部。由图中的四面山墙可见,教堂大厅呈拉丁十字架结构。个人感觉,山墙上圆窗的几何图形(圆窗由三个外切小圆撑起,而每个小圆又由三个水滴形状构成)很有味道。

 

7       高塔累累引天使

这座古旧教堂的右后方可见上一幅照片所示新教教堂的塔楼顶层,而教堂左侧就是下一幅照片的天主教堂。基督教的影响力令人惊叹,第戎小城的一角就挤挨着三座教堂。

 

8   钟楼尖塔立天地

这座教堂有点像简约版的巴黎圣母院,在罗曼式的前楼后庭之中竖了一个哥特式尖塔。下图中为教堂正面,下图左为教堂左侧的前部,下图右为教堂的右后角。与前面那个双钟楼三拱门的教堂相比,本教堂的尖塔似乎更气派些,但其单拱门庭就略见逊色。如果两者都是天主教堂的话,若不看名称,难猜谁家才是第戎的主教座堂(cathedral)。

 

9       洗盆墓龛证生死

下图左为位于教堂门后左侧的洗礼盆,其特色为盆盖挂在一个天使状的铸铁支架上,用时可以转动摇把将其吊起放落。下图右为教堂内景,图中可见多处天主教风格的前任主教或圣人的墓龛雕塑,但其主祭坛却有点像新教教堂的简约风格。

曾在此处旁听了一场弥撒。参与的教众以老年人居多,人数似乎不够坐席的五分之一。教士队列由前后甩动的熏香炉为前导,其后跟随着唱诗班,从教堂右前方的侧门入场,沿右墙向后游行,绕过坐席后方,再经由中路走向主祭坛。整场弥撒由三位教士主讲,虽然听不懂,但能分辨出有时用法文,有时用拉丁文。主讲人嗓音宽厚柔和,唱诗班(由男士和男女儿童组成)合唱和管风琴伴奏的音响效果相当不错。弥撒毕,同样的队列从中部过道向后游行,经由前后排坐席之间的过道转向左侧廊,再向前从左侧门退场。

 

10 教堂侧楼展古迹

教堂左后方有个侧楼,用于展览第戎本地的出土文物。下图上为侧楼地面层,下图下为侧楼地下室,地面地下的拱柱结构很值得观赏。法国在罗马帝国时代属于罗马军团与北方蛮人的交战区,当地的出土文物年代不远,精品有限。也许是外籍访客不多的缘故,工作人员对我的国籍居住地问长问短,很是热情。

 

11 圣母得子乐融融

这是地下室展出的一例本地文物。圣母怀抱哺乳期的耶稣,其世俗丈夫手握酒瓶坐在床脚,望着乐融融的圣母圣子,好像在捉摸着,这孩子是神(上帝是国人封建习惯下的取名,唯一的创世神何需用人世间的帝王权势来衬托)的呢,还是我的呢?

 

12 花园美墅览博物

这铜顶建筑好像是当地的艺术博物馆。路过时正值午休,无缘入内,只能在花园内闲坐休憩一番。

 

13 钟楼古宅启民智

这座邻近公爵宅邸的带钟楼官方建筑也是一家(科技?)博物馆。对马路墙上挂着的宫殿酒店招牌和路灯也很有特色。请看,虽然生活在公爵的权势之下,店招支架上照样刻画着表示公平和公正的天平。

 

14 孩童青蛙眼对眼

很有趣的街头喷泉雕塑。并肩而坐的三个孩童与同样勾搭在一起的三只青蛙对面瞅着,孩童笑眯眯的,青蛙却有点惊怯或羞涩,也不知双方能产生什么精神互动。

 

15 烛光映衬三色旗

到达第戎的当天正是巴黎恐袭的次日。火车站进站上下车照样不用安检及检票(北京火车站进门及候车要经过两次安检)。酒店入住登记时,提及刚从巴黎来,也就随口问个情况,说声没事就好。作为身背双肩包(北京超市称公安部有令,禁背双肩包入场)的外人,整日四处乱闯也无人查问。在第戎的一天半里,只在听弥撒前的教堂门口看到一次警车和持械军警,也未见其有问询或其他举动。生性自由的法国人不像生长于忧患中的国人,虽然亮起红白蓝三色的纪念景观灯光,点起悼念受难者的蜡烛,但生活一切照常,决不随敌人的恐吓而恐慌。